学术交流

johamu · Academic Exchange

为什么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需要应用桉柠蒎12周?

发布时间:2021-09-01 10:00:00 浏览量:
桉柠蒎是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01

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经药物治疗无效后首选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进行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切除鼻腔鼻窦不可逆病变,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使黏膜炎症消退,促进黏膜腺体和纤毛清除功能的恢复。ESS只是CRS整体治疗中的一部分,手术不能切除或改变鼻窦黏膜的炎症本质,持续的术腔护理和综合药物治疗才有可能促进鼻窦黏膜形态与功能的逐渐恢复。

围手术期处理是以手术为中心,原则上应包括术前1周至术后3~6个月的一系列用药策略及处理原则包括术前准备和处理、术中处理、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三个部分。

02术后黏膜形态学转归划分阶段

对术后各阶段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是保证手术整体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鼻窦黏膜的恢复有其自身规律,可分为3个阶段:术腔清洁阶段、黏膜转归竞争阶段和上皮化阶段。90%以上的术腔在1~2周内清洁,80%以上的术腔在3~10周内有水肿、囊泡、肉芽、息肉生长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去粘膜化反应或再生病变发生, 并与上皮化呈竞争性生长。90%的术腔在经过恰当的处理后可完成上皮化, 其中接近60%的术腔是在术后11~14周完成上皮化。

03

桉柠蒎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


桉柠蒎作为黏液溶解促排剂的代表药物,由桉油精、柠檬烯、α-蒎烯三种成分组成,通过碱化、调节和促排的三重作用机制发挥黏液溶解和黏液促排的作用,同时恢复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推荐在CRS的综合治疗中应用黏液溶解促排剂,以调节黏液至正常范围、降低其黏滞度,并提高黏膜纤毛清除率。王荣光教授在《黏液溶解促排剂及鼻腔盥洗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中指出应用黏液溶解剂可减轻黏液的黏滞度,增强纤毛活性,改善黏液的清除,有利于鼻窦生理功能的恢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阎艾慧教授团队发表了“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应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的疗效观察”的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伴或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加用桉柠蒎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未应用桉柠蒎组(p<0.05),这是因为桉柠蒎可以稀化碱化黏液、促进黏液排出,使术腔干痂较少,易于清理。



无论是伴或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加用桉柠蒎组的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明显低于未应用患者(p<0.05),表明应用桉柠蒎可以减少鼻腔内水肿、息肉、肉芽及粘连的形成。



在黏膜愈合情况方面,从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应用桉柠蒎的患者手术治愈率高达98.11%,显著高于未应用者(p<0.05),而且缩短了术后黏膜的愈合时间(p<0.05)达到9.62周,进一步证实术后持续应用桉柠蒎12周能明显改善术后黏膜分泌及上皮化,缩短术后换药时间,促进症状改善甚至消失,提高功能性鼻窦镜手术的成功率。


桉柠蒎作为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基础用药,在术前1周开始使用,术后使用12周或直至完成上皮化,实现对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全覆盖。


阶段划分 术后时间 主要特点 桉柠蒎作用机制 桉柠蒎临床价值
术前准备 术前一周 黏液淤积 碱化黏液、调节分泌、促进黏液排出,恢复鼻窦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 促进黏液排出,清洁术腔
术腔清洁阶段 1-2周 血痂、干痂 患者术腔干痂较少,易于清理
黏膜转归竞争阶段 3-10周 黏膜水肿,增生黏连等 减少水肿、息肉、肉芽及粘连,促进症状改善和消失
上皮化阶段 10周以上 上皮化完成 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和黏膜上皮化时间

参考文献:

[1]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2019,54(2):81-100.

[2]许庚,李源,谢民强,史剑波,李华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5):302-305

[3]王荣光.黏液溶解促排剂及鼻腔盥洗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48(2):108-110

[4]姜菲菲,阎艾慧等.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应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的疗效观察,China J Postgrad Med, May 25 2014, Vol.37, No.15:6-10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